蚌埠碳钢管检测机构 无损检测第三方检测 起重机检测机构
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检测(防开口泄漏、应力集中)
表面及近表面缺陷(如裂纹、表面未熔合、开口气孔)是焊接件早期失效的主要诱因,需优先通过 “磁粉检测(MT)” 或 “渗透检测(PT)” 排查,覆盖焊缝表面及两侧 20mm 热影响区。
1. 磁粉检测(MT)-- 铁磁性材料专属
适用于碳钢、低合金钢等铁磁性焊接件(如钢结构焊缝、碳钢管道焊缝),通过磁场泄漏吸附磁粉显影,重点检测以下缺陷:
表面裂纹:焊接热影响区(HAZ)的冷裂纹(焊后冷却形成,多横向分布)、焊缝中心的热裂纹(焊接高温时形成,多纵向分布),磁痕呈连续线性、边缘尖锐,任何长度的裂纹均需标记返修;
表面未熔合:焊缝与母材过渡区、多层焊层间的未熔合,磁痕呈条状、边缘模糊,长度>10mm 或深度>1mm 需返修;
表面夹渣 / 气孔:夹渣磁痕呈不规则块状,单个尺寸>3mm 需处理;气孔呈点状磁痕,密集气孔(每 100mm 长度内>3 个)需补焊。
操作要求:表面需清理至无油污、锈蚀(粗糙度 Ra≤25μm),采用湿磁粉法(浓度 10-20g/L)+ 磁轭交叉磁化,确保磁场覆盖裂纹可能方向,避免漏检。
2. 渗透检测(PT)-- 全材质通用
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等非铁磁性焊接件(如不锈钢反应釜焊缝、铝合金车架焊缝),通过渗透剂渗入缺陷显影,检测项目与 MT 一致,核心差异在于:
缺陷显影方式:无需磁场,依赖 “渗透剂 - 清洗剂 - 显像剂” 三步操作,着色 PT 通过红色显像剂显示缺陷,荧光 PT 需紫外线照射(强度≥1000μW/cm²),更易发现微裂纹(宽度>0.01mm);
适用场景补充:对表面光洁度高的焊接件(如精密仪器焊缝)、复杂形状焊缝(如异形接头),PT 适配性优于 MT,可贴合不规则表面,无磁场盲区;
注意事项:食品、医药行业焊接件需选用 “低毒、易清洗” 渗透剂(符合 GB/T 18851.3),检测后需彻底冲洗,防止残留污染。
蚌埠碳钢管无损检测

二、基本项目
1、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
2、表面气孔:Ⅰ、Ⅱ级焊缝不允许;Ⅲ级焊缝每50mm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4t;且≤3mm 气孔2 个;气孔间距≤6倍孔径。
3、咬边:Ⅰ级焊缝不允许。
Ⅱ级焊缝:咬边深度≤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
Ⅲ级焊缝:咬边深度≤0.lt,且≤lmm。
注:t为连接处较薄的板厚。
碳钢管无损检测机构

储罐主要是由封头、筒体焊缝连接而组成,明确储罐的强度问题就是要明确容器在内部压力作用下,会产生怎样的应力的分布规律,明确整个储罐中容易发生强度破坏的关键危险部位及其应力状态。渗透检测技术具有着能够测得储罐表面缺陷的优势,该检测技术原理在于对毛细现象的应用,通过渗透法对液体进行渗透之后通过专门的显像剂检测出缺陷所在。
鉴于该检测方式简单、快捷且可操作性强,具有较高的普遍性,通过该检测技术原理能够得知,该检测方式只局限于储罐缺陷的检测,无法应用于内部的检测当中。而表面面积较小的容器对检测的要求又较高,渗透检测技术更适用于表面面积较大的容器检测中。储罐易腐蚀部位焊缝、角焊缝外表面的检查是在储罐定期检验的重点,必须进行渗透检测,这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检验手段。
储罐焊缝渗透检测的原理
液体渗透检测的原理:液体渗透检测是以液体的流动、无间隙依附、形状可随时变化的特性为基础,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叙述。
1.预处理:渗透检测试验的重要环节是使渗透液逐渐渗入到缺陷内部,但如果焊缝表面沾污吸附了异物、积垢厚腻,导致渗透液无法向缺陷内部渗透,就发现不了缺陷痕迹。在渗透前必须做好预处理,清洁去除焊缝表面的异物,使渗透液可以渗入缺陷内部。
2.渗透:喷涂或毛刷将渗透液均匀完全无间隙的涂抹于储罐表面,若是储罐的工件表面存在缺陷,渗透液就会通过储罐的缺陷边壁侵润逐渐渗入缺陷内部。渗透处理必要的是渗透的时间要求,至少大于10分钟,对焊缝表面渗透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保持不干燥状态,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渗透。
3.清洗:当渗透液充分渗入储罐的缺陷内以后,应用溶剂将储罐的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清洗去除干净,并不是去除缺陷内部的渗透液,而是完全去除储罐焊缝表面多余的渗透液。
4.显像:将显像剂配制成显像液并均匀地完全涂覆在储罐的工件表面,进而形成显像膜。残留在压力容器缺陷内的渗透液由于毛细现象的作用被显像膜吸附,在储罐的工件表面显示放大的缺陷痕迹。
5.观察:在经过需要显像时间后,在自然光下(着色渗透法)或在紫外线灯照射下,检验人员立即用目视法进行观察,若无缺陷,则进行评价。若有缺陷,明显不属于伪缺陷后,则予以清洗缺陷中的渗透液后在评价,告知企业及时暂停使用,保证安全生产。需要注意的是,对在用压力容器焊缝表面的预清洗特别重要,若没有把油垢去掉,打磨,油垢易将缺陷堵塞影响渗透探伤的检测结果,导致缺陷未及时发现。
储罐的泄露大部分是有储罐的工件中存在的贯穿储罐壁厚的针孔和裂纹所引起的,对于这些缺陷的检测成为漏检。在储罐检漏要求较高的场合多采用气体进行检漏,但在要求不是太高的场合下也可以采用液体进行检漏。